投资者热线
【宪法宣传周】宪法知识应知应会(一)
2023-12-04

2023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一周年。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从出生到年老,从婚姻到职场,宪法都与我们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 维护宪法、运用宪法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从学习宪法知识开始吧!

1、国家宪法日为何是12月4日?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宪法日”,是因为我国现行宪法于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

2、我国现行《宪法》包括哪几个部分?

共有143条,分为5个部分,分别为: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3、宪法的地位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4、我国现行宪法是哪一年通过的?

我国现行宪法是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于1982年12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的。再往前追溯,1982年宪法是对1949年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继承和发展。

5、宪法已经历哪几次修改?

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发展,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先后5次对1982年宪法即我国现行宪法的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出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修正。

微信截图_20231207131102.jpg